首页

口舌sm

时间:2025-05-29 13:11:14 作者:“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浏览量:78588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天问二号探测器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顺利跑完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第一棒”。

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白国龙 摄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单一型号运载火箭。此次任务是长三乙火箭第109次飞行,也是其首次挑战地球逃逸轨道发射。

  地球逃逸轨道高度高,火箭挣脱地心引力束缚所需的能量就更多,速度也更快。此外,发射窗口窄,入轨精度要求高,分离速度误差控制严……发射难关一项又一项,“劳模”长三乙火箭如何跨越重重难关,为此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搭天梯”?

  力气足:5.55吨运力精准匹配

  长三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是一款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

  作为中国高轨主力运载火箭,该型火箭是“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兄弟”中“力气最大”的,特别是2020年实施“双提升”工程后,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5.55吨,与天问二号探测器质量要求更贴合,成为本次任务的“最优解”。

  飞得高:直达高轨,精准“投送”

  以往发射地球轨道范围内的载荷,火箭分离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9千米。此次任务中,火箭分离时的速度需超过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才能使天问二号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地球逃逸轨道。

  不仅如此,目标小行星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弱、捕获难度大,这对火箭入轨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火箭入轨速度不仅要达到每秒11.2千米,每秒偏差也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造成探测器距离小行星百万公里的级差。

  火箭专家解释称,如果将火箭入轨比作投篮,这样的入轨精度,好比在上海投出一个篮球,要投中位于北京的篮筐,还要保证篮球入筐时的飞行角度和速度。

  为此,研制团队在采用迭代制导技术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末速修正技术,在分离前实时调整火箭速度、姿态等,确保探测器精准踏上深空之旅。

  靠得住:百战锤炼,飞行更可靠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型运载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它托举“北斗”、“嫦娥”、风云卫星、天链卫星等“乘客”问鼎苍穹,保障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历经百战锤炼的长三乙火箭如今越飞越稳,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2018年,天问二号发射任务就“花落”长三乙火箭。“火箭性能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执行其他发射任务的同时,长三乙火箭也在一发发积累中为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打下更好的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亦朴说。

  谈到长三乙火箭长期稳定、可靠的表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闽慷也表示,多年来,型号团队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与可靠性提升,大大提升了长三乙火箭的整体性能与竞争力,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多样化的发射需求,为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部修订发布《排污许可管理办法》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吕心艳表示,根据对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台风进行检索,“康妮”还不算是登陆中国最晚的台风,登陆最晚的台风是2004年的台风“南玛都”,为当年12月初登陆中国台湾岛。

莱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李锋接受审查调查

记者从费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该县聚焦食品源头管控,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推进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此外还推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近3年开具农产品合格证5万余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约1.2万吨。

粤菜师傅一刀一划呈现“百花宴”

数字化转型促进饮料企业提质增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调研显示,近年来,规模以上饮料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部分先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娃哈哈、农夫山泉、崂山矿泉水等一批饮料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及成果,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评选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等。

复旦科创母基金启动 做潜力项目“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乌鲁木齐4月9日电(邵洪涛 张兆耕)近日,在新疆油田砾岩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区内,一辆辆满载液态二氧化碳的罐车,正在卸车注入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储罐内;与此同时,另一储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正通过增压泵持续注入周边的油井内。

经典诗词提示元宵平安,警花这波操作666

随着当地孔氏总厅大门徐徐打开,工作人员用柑橘树枝将水从门口浇洒至厅堂内。在《大同颂》诵读声中,大家身披黄绶带依次步入总厅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